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等量公理前置教學活動之實踐歷程,期望在教師教導等量公理前,透過研究者所設計的三個教學活動,對教師在教導學生等式概念與等量公理間的銜接能有所幫助。本研究的教學活動設計以等式概念的教學活動出發,逐漸加入文字符號(未知數)於其中,讓學生有了基本的等式概念後,再利用等式的概念來求簡單的符號未知數。而研究結果顯示:透過半具體的鑽石圖,多數學生可正確使用算式表現固定的數值(鑽石數量),且能理解數值相等等式成立的概念;透過由具體轉成半具體的代數天秤,學生經由運算判斷天秤是否平衡,且以嘗試錯誤的方式解題,了解只要符合等價關係,便可為符號的解答;學生在解兩等式同時成立的問題時,傾向使用較熟悉之乘除法互逆的解法,此外本研究也發現,部分學生對於以分數的方式呈現等式關係(如:4 =△/3 )較難理解,而以除式的表示方式呈現時(以△÷3=4 來取代4 =△/3 ),則會有較好的表現。在活動實踐後,本研究有以下建議:一、加強學生對於算式中「括號」的認識,例如:括號內的數值可解釋為是「同一群」或「同一類」,學生較易體會;二、強調相同符號代表相同數值,部份學生易誤解相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不相同,教學時應要特別提醒學生「同一題中,相同符號代表相同的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