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對於朱舜水的研究往往著重其思想對於日本的影響以及將其視為中日友好的見證與民族精神的表率‧因此,「大儒」、「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民族英雄」等形象便成為一般人所理解的朱舜水。事實上,明亡以後,朱舜水如同許多明遺民一樣,面臨許多以生與死作開端的選擇。對於朱舜水而言,無論是死與不死、走與不走、仕與不仕,背後其實均隱含複雜且多元的原因。忠君愛國絕非是朱舜水面對抉擇時的唯一選項,中國士大夫的傳統、個人的信念等都影響了他的回應方式。同時,身為明遺民的朱舜水,在相關研究中所描繪出的形象一直是代表孤忠、悲苦的。然而,從朱舜水的詵賦與書信中可以發現,當1665年,朱舜水答應水戶藩主德川光國的邀請前往江戶講學後,他的遺民生命與留在中國的明遺民有了明顯區隔。由於日本發展儒學的背景,使朱舜水在日本備受敬重,且在日本,更能讓他無顧忌地抒發對故國的思念,這使他的心境逐漸轉變,並明顯地表現在詵賦的創作上‧因此,朱舜水最後十七年在江戶的生活並非只有昔人所強調的悲苦、孤忠的形象,還多了見到聖道將行的喜悅以及悠然自得的遊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