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上承唐末五代學術凋弊的局面,在宋初立國之後,學術逐漸復興。如柳開、不中放、孫復、石介等人,提倡排佛思想,強調儒家道統。此外,范仲淹提倡學校於朝廷之中,孫復講學於北方,胡瑗講學於南方,對於教育的普及甚有貢獻。因此,到了仁宗時期,學術思想有了「學統四起」的繁榮局面。仁宗以後儒學的發達,包括了《春秋》義理之學的興盛,孫復《春秋尊王發微》、歐陽修《五代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鑑》是其代表。此外,張載強調「氣」為萬物之本。王安石主張「性無善惡」、強調事功。凡此種種理論與學說,都顯示了仁宗以後儒學多元發展的情形。理學亦為儒學多元發展中的一支。理學可溯源自道家陳摶所傳之〈先天圖〉與〈太極圖〉。邵雍繼承了〈先天圖〉,周敦頤繼承了〈太極圖〉,其後程顥、程頤繼續推衍其理論。然而程顥、程頤兩人理論上的差別,卻成為南宋「朱陸異同」的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