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藥局的出現已是多年的事了,少說也有七、八年之久,也就是從台灣省開始醫藥分業起即已存在,那時數量很少,也沒人承認有門前藥局的存在,雖然都是醫師出資設立,但都是拿藥師的人頭掛名,藥師們迫於生計,雖無奈卻也只好答應了;可是您知道嗎?美國在2000年已將與生命有關的藥學系課程提昇至博士水準,加州藥師更是平均日薪在新台幣壹萬元以上,相對之下,台灣的藥師卻還必須受僱於醫師,為那微薄的薪水在醫師的門前藥局擔當負責人,隨時面對司法責任,不要說收入與風險不成比例,單就法律層面而言,台灣在這方面根本比不上美國,要知道美國的法律是明文規定醫師不可投資藥局的,可是我們台灣卻是容許醫師設立藥局,而且現在醫師更是跳出來公然擁護門前藥局,這真是大開文明的倒車,更有甚者,雖然我們從沒看過醫師親自調劑過,但是現今醫師公會卻在運作希望診所醫師一日三十張處方箋可自行調劑,大開用藥安全風險管理的倒車,該訴求在衛生署內有意投降的情況下,醫藥分業政策幾乎棄守,前衛生署藥政處長王惠珀女仕在94年10月20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寫出,她說「我這個不識相的事務官政治不正確,一味阻擋,只有下台一鞠躬」。面對著這位偉大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藥界大家長,我們痛心失去了她的領導,也為全民的健康捏起了一把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