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參與政治以及用什麼方式出現在政治中,特別受到婦女運動與性別研究者的關注。2016 年總統與立委選舉中,臺灣女性參政出現突破性的意義,不僅選出首位女性總統,且女性立法委員的比例達38.05%,創下女性立委在國會席次比例的新高 。然而,當女性在中央層級選舉獲得如此進步之際,我們還需進一步將關注焦點延伸至地方的政治場域,探討地方女性參政是否也能有等同或類比式的成果。地方女性參與政治,深受多重社會結構因素影響,除了社會供給面、政治需求面兩個不同層面的限制之外,也會因族群身分、地域特性等因素而有不同表現與樣態。根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調查顯示(張維安、楊文山等,2011:33),臺灣客家族群人口最多的前五個縣市分別是新竹縣(71.6%)、苗栗縣(64.6%)、桃園縣(39.2%)、花蓮縣(37.1%)、新竹市(30.1%)。桃竹苗四縣市是客家族群優佔地區,地方政治主調常受族群與宗親族組織文化影響,女性的參政也不外於此。在這個區域,女性參政所處的社會結構是性別、地域與宗親相互作用的地方政治,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為當地女性參政帶來相當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