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內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方言。方言的問題與地域,或是族群的問題之間有密切的關係。以中國某一地域來觀察時,在當地便有文言、白話(官話)、方言等不同階層的語言存在。在過去,這些語言反映出以階級觀作為基礎的價值觀。文言是「雅」的語言,而白話、方言就是「俗」的語言。從而,以典雅的文言寫出的詩文是高尚的文學,用通俗白話寫成的俗文學(戲曲或小說)則成為下層的文學。而且,以方言來表達的口傳文藝等,原本就未曾被視為文學。某地域流行的表演藝術(藝能、performing arts)可分為從城市孕育出的表演藝術,以及從鄉村孕育出的表演藝術兩種。例如從歌謠來看,有鄉村的歌謠顯著地活躍於城市的時代,相反地會有城市的歌謠活躍於鄉村的時代。在中國各地並列存在著以方言為底座而形成的語言、文學金字塔。同時,還有既能操持文言,也能說官話的上層知識分子、客商等,構成了全國性網絡。譬如明末在地方上出現的俗曲,便跨越方言的差異性而引起全國性的流行,該現象就是以各地的青樓為據點而形成。據點和據點之間,像是官僚、商人這類奔走各地的人們帶著這些俗曲,從一個據點行走到另一個據點,在各個地域間往來進行傳播。另外,就像是有鄉村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與城市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這樣的現象相同,會有從中央傳播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也會有從地方產生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在此篇論文中,試圖以俗文學的材料來觀察中國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