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西方所謂第三波女性主義(Third wave feminism)從1980年代的醞釀,歷經1990年代的造勢,到了2000年代,已陸續有專書出版為其正名立論(Gillis et al., 2007; Heywood, 2005; Henry, 2004; Braithwaite, 2003)。根據Gillis(2007)等人的研究,「第三波女性主義」(Third Wave)一詞首先出現在80年代末,由非裔美籍女性學者M. Jacqui Alexander, Lisa Albrecht以及Mab Segrest所構思的論文集《第三波:女性主義對種族歧視的見解》(The Third Wave Feminism: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Racism),試圖挑戰第二波以歐裔女性主義為中心的論述(Gillis, 2007, p. xxiii)。雖然該詞與堅持有別於第二波意識形態的理念當時已在學術圈內流傳,但該書由於經費不足並未付梓。直到第三波協會(The Third Wave Foundation)創建人之一Rebecca Walker在<成為第三波> (“Becoming the Third Wave”)一文中宣稱:「本人並非主張後女性主義,而是第三波的女性主義者」才正式掀開序幕 (1992, p. 41)。這一股新潮流企圖與各種去殖民的運動聯盟(Gillis, 2007, p. xxiv)。在美國第二波女性主義盛行的二、三十年間成長,而批判主流、以邊緣自居的「酷兒男女」也以「第三波」或「後女性主義」(post-feminism)的姿態,時而凝聚、時而分歧地出現在學術論壇和大眾文化媒體上,質疑第二波女性主義的局限(Baumgardner & Richards, 2000; Heywood & Drake, 1997; Findlen 1995; Walker 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