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與中後期的大乘經典對於菩薩應不應證實際(=證涅槃)的看法並不一致。多數初期大乘佛教勸告菩薩在定中修空時,還未成佛前不可證實際。因為成佛需歷經無數長久的菩薩行持來累集無量的功德,而證實際便永離生死輪迴,再也沒有機會圓滿功德而成佛了。後來隨著聲聞乘開展出階次複雜且理論完善的修行道時,菩薩道也吸收聲聞道的理論,出現菩薩證實際也能成佛的說法。這種說法與早期菩薩不應證實際的觀念形成矛盾。早期證實際即是證涅槃,而後來只要有悲心,或不住於空,證實際也不會墮入聲聞道。這些不同的觀點是菩薩道模擬聲聞道發展的結果。有時它也透露大乘修空觀念上的改變。大乘佛教如此的演變雖然沒有改變菩薩要成佛不入涅槃的主張,但是卻把「實際」在菩薩道的角色改變了。「實際」本來會障礙菩薩成佛,後來變成是菩薩所應證的對象。若不參考早期大乘的說法,很容易令人誤解菩薩也以實際作為修空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