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與胡適兩人是近代學術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錢穆主張對中國文化要有「溫情與敬意」,胡適則強調全盤西化。兩人的思想差異、學術歧見,與近代中國整體學術思想轉型、體制變化,有著極密切的關係。1920年代前後,北京大學成立國學研究所,推動「整理國故」運動,形成學術新風潮,強調「學術分科」的現代學術體系也隨之成立。其特色是引進了西方學術分科的概念,打破了中國傳統學術四部類歸之藩籬,並進一步將儒家經典「史料化」,用史料概念重新詮釋傳統典籍。新派學者的主張,面臨了來自傳統學人的批評,章太炎、梁啟超、熊十力、張其昀、錢穆等人,對學術分科的觀念與做法,極為反對。傳統學人追求學術會通合和的精神。對他們來說,現代學術雖以精深專門為尚,但中國知識廣博會通,講求的是「通人之學」,推崇「通人」,不只是因為「博通古今」,更因其有卓識能用世,而此特質無論如何,是無法藉由分科專門的訓練而獲致的。對「典籍史料化」的研究途徑也大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整體應該先於具體問題和史料,尤其不應為了追逐新材料而迷失整體的歷史或重要問題。面對中國文化,錢穆重在發掘「中國特別的長處」,胡適則是為了「捉妖」、「打鬼」錢穆強調體會古人立說的苦衷,胡適則突出今人思想的合理錢穆主張「守舊」而後「出新」,胡適則認定「破舊」方能「立新」。在國學與西學、信古與疑古、抵禦西學與批判復古截然對立的論述框架中,胡適與錢穆的關係交惡,自然是無可避免的,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對中國傳統文化尋找出路的兩種不同典型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