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心理學的歷史實踐而導致本土心理學的出現,顯然並不是方法論或知識論出問題,而是中國人的文化尚未凝鑄適當的心理語言,以至於無法反身確切說明中國人心理的狀態,而西方的心理語言與中國人的心理狀態有基本的隔閡,以致無法滿足中國人心理學的要求。本文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必須重新面對心理學無法與本土文化接枝的問題,而提出「破、立、建」三個程序,包括:(1)與傳統論述決裂;(2)進入現象,停留在心理學概念尚未給出之處思考;(3)重新提出具有本土社會感的心理學概念。但在所有的程序裡,如何使文化現象優先則是最重要的問題,亦即必須從先見(pre-understanding) 之處下手,講求的是中國人文化生命的滋味,而不是受制於西方心理學概念;使用的語言須具本土蘊生力,而不是把語言當作概念工具;講求的是文化的歷史效果,而不是內在的知識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