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樞及文崇一教授於1980年召開「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研討會」之後,心理學本土化的運動正式誓師出發(楊國樞、文崇一,1982)。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努力,可以算是到達「小康」局面。據楊國樞教授(1993)的統計,1980年後的十二年間,單是台灣學者完成的本土性研究便有八十多項,近年的發展更是蒸蒸日上,在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上,本土性的研究如雨後春筍,涵蓋範圍十分廣泛。在推動心理學本土化的運動中,楊國樞教授是大家公認的主帥。第一作者與楊教授初次見面大概在1980年,第一篇拜讀 楊教授的大作是關於緣的觀念。不過,我們長期對本土心理學這個觀念都抱有懷疑態度(梁覺、吳培冠,1997),所以不少本土取向的學者,在字裏行間,對我們的觀點都提出質疑(黃囇莉,1996;楊中芳,1989;楊國樞,1993)。第一作者對本土心理學的懷疑,基於兩大理由,數年前拜訪台灣大學時,已經向本土心理學的中堅分子解釋過,現簡述如下:1.研究人的行為有很多觀點及角度,如文學、哲學、歷史等,心理學只是其中之一。心理學有別於其他觀點的地方,就是採納了科學方法,科學方法假設了四海皆準的理論的存在,如果我們否定普遍性理論的存在,就不必以心理學方法研究人的行為,而應該改用其他學科的方法,如文學批評或是哲學的理論去理解人的行為。本土性的研究集中在中國人的特色上,例如孝、人情、面子、緣、報等,對發展普遍性理論並不重視。所以雖然經過多年灌溉,對普遍性理論可以說是建樹不多,如果以科學方法的標準來評價本土心理學,其成果就難免令人失望。2.本土化心理學大大降低了心理學的學術地位,科學是全球性的,在一個地方行得通,而在其他地方行不通的科學,一定會被視為第三流的科學。學術界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同學科都希望爭取更多的經費及研究基金,吸引較高素質的學生就讀。試想如果我們向其他科學家解釋,本土研究的成果只適用於台灣,或可能適用於大陸及香港,不過一定不適用於其他國家,非華人心理學家對我們的研究毫無興趣,也一無所知,恐怕得到其他科學家的支持就微乎其微了。同樣道理,我們也無法吸引第一流的青年投身心理學的研究,哪一個熱衷科學的青年,不希望有朝一日,能成就非凡,譽滿天下,全球聞名?如果我們告訴這些青年,假定你天才橫溢,又願意苦幹,你或許會登上本土心理學的高峰,名滿台灣,在香港及大陸或許也有點名氣,不過在其他地方就不用夢想了,誰會來搞本土心理學?我們其實十分贊成發展本土心理學背後的動機(梁覺、吳培冠,1997)。近年來我們也開始了一項以本土觀點「和諧」來探討衝突理論的研究(梁覺、吳培冠,1996),所以我們也經常思考本土化、普遍性理論、與心理學地位三者的關係,我們就是以這個角度評論楊教授的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