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界中,楊國樞教授是推動「研究本土化」的開路先鋒。經過二十餘年來不斷的努力,他的成就和貢獻堪謂厥偉,無人能出其右。這一篇論文可以說代表著楊教授對心理學「研究本土化」,在認識論、方法論,特別是具體研究策略上的基本看法。若說這是楊教授二十餘年來對心理學「研究本土化」之整體思考的精華成果,應當是十分恰當的。理論上,假如我們一如許多自然科學家在探討自然現象時所認為的,以為也可以從人的社會行為與現象中尋找到普遍法則,而且科學活動的終極目的也正是如此的話,那麼,理論上,在人類與環境互動下生成的特殊文化生態,對瞭解人的社會世界與行為,就將無太大關係了。情形果真是如此的話,「研究本土化」的說法,很自然地就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了。不過,社會情境的實際展現狀況似乎並不是如此,它既分殊且又多變。正因為是這麼個樣子,楊教授在這篇文章裡以人類與環境互動之文化生態觀的立場來開題,個人以為基本上是掌握了人類社會行為之生成過程的基本特質,剴切地為社會行為研究「本土化」這樣的主張鋪陳了論述的基石。就在這樣的論述前提的支撐之下,楊教授提出「本土契合性」的概念來鞏固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主張,而終其文章,他以頗為繁複的分類方式對「本土契合性」的內涵反覆地從事討論。在這樣多層面分類的分析當中,楊教授企圖恰適地把許多西方心理學理論(其實,更恰確地說,應當是美國心理學理論)鑲嵌進入他自己所搭架起來的類型架構之中來討論,並為它們分別加以定位。很明顯的,楊教授這樣的處理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特別是「契合性」的議題,自有他自己的論述習慣、立論立場與目的考量為依據。在論述上,這自然有著一定的正當性,在此,既不宜、也不準備予以置評。底下所論及的將僅及於:(1)對一些概念的說法,表示些不同意見,以及(2)由楊教授的論述引申出一些筆者自認為相關的重要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