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先秦時代就有計的觀念,南北朝以後出現三十六策、三十六計或三十六著之類的習語,各式各樣的計目隨後出現,最後出現各種版本的三十六計條目,成為傳統中國社會的一種實踐性知識。計目有故事、成語與單字三種形式,都是具體的擬寫,或寫歷史故事,或寫具體動作。用計的人在應事當下,依計目之啟發,審察事態變動的機微與分寸以形成應事的手段。計的思惟包括以具體擬寫形成各種計目來指示可能的應事手段、以一實用的態度來面事態的變化、觀察體會計目所寫的事態與面對事態的律動,以形成當下應事手段等面相。這些不同的思惟面相,按傳統中國人的名詞,可以統稱為「象思惟」。具體的例子見於《易經》中的象。象思惟是一種應事的思惟,不是一種認識的思惟,思惟的核心是人與事的關係,並以此為中心形成一種特別的身心狀態。作為一種知識的形態,受西方科學理性教育的現代人中國人並不熟悉這個思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