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的這篇論文探討了兩性關係的生物演化基礎,及其在中國這個具體的社會發展中的體現過程,並試圖借此一歷史追踪,來探研現代社會中所出現的一些有關兩性關係的問題及矛盾。我自己雖然是一個女性,但並沒有對女性研究的文獻特別留意跟踪,所以在此僅能從本土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發表一點自己的感想及疑問,做為引玉之磚。李教授從生物演化的角度,用Trivers的「最少親職投資」的理論來建立兩性在性行為策略及性心理上潛在的差異:男性喜多偶,重生理需求,愛美貌對象;女性喜單偶,重情感,愛穩定安全(經濟)。有關女性的這些特徵,她其中最重要的論點是:在生存不易的莽荒世代,女人除了得子有限外,在懷孕與哺乳期間,行動不便,體質改變,可襲性增高,自我與子嗣的生存非個人獨力可撐之。易言之,女性為每一子嗣付出的基本成本很高,因此對欲求性交配的對象,發展出審慎、矜持、挑惕的自然傾向;除非等到性邀約的男性表露支援、保護與關懷的意願不輕易接納,而這種指標主要是情感的訊息。由此推斷女性衍生了性以情為基礎的態度。對這一論點我並無異議,也覺得無可厚非。主要是看它是否能很好地解釋現代男女在擇偶偏好及性行為策略方面的型態及有沒有比它更可信的「另一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