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〇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行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研討會,會議的主題叫做「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這次的會議正式揭開了所謂「學術研究本土化」之運動的序幕。經過了十二個年頭,有關「本土化」的探索和實際落實的研究,大體而言,似乎以心理學界,尤其是社會與人格心理學界用力最深,累積的成果也最為豐碩。楊中芳教授是其中奉獻心力最多而成績斐然的一位,她的努力應當給予最高的肯定。拜讀過楊教授的大作之後,心中存有很多的意見。心想,這些意見若要一一寫出來,勢必占用相當的篇幅,也會使文章顯得瑣細,評論的焦點恐怕會因此無法突顯出來。有鑒於此,除了對論文的標題表示意見之外,其他細部的意見將一概存而不論,整個討論將以楊教授之思考模式與方法論立場為起點,來評其對現階段有關之研究的分類與「將文化/歷史放入本土研究思考架構之中」的主張這兩個主要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