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過去兩年多,一直守護在年邁的父母身邊的老女兒,別人問我現在在幹什麼時,我總是說:「盡孝道」。所以我很急切地想研讀葉光輝的這篇論文,也覺得自己應該有足夠的經驗來評論它。然而,在我看完作者的「華人孝道雙元模型」之後,才發現原來他的「孝道」研究主要是集中於探看青少年與父母發生管教衝突時,孝道信念所起的作用。跟我原先想看看他的「雙元模型」如何可以應用於解釋人們在現代的、多元的社會中,是否還會尊敬父母、奉養父母、依順父母,以及會以什麼方式和做到什麼程度來「盡孝道」,可以說一竿子(不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由此可見,對孝道的研究及評論,也不能泛化,還是要依據研究對象(青少年),來理解他們所給出之數據的意義。這大概也是本土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吧。以下我就先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對葉光輝的研究提出一些我的看法及感想。我必須事先說明,我從沒有當過父母,我想我不能真切地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這裡所呈現的問題。作為一個女兒,那也是半個世紀前的事了,與現代年輕人的想法也是脫節了。我將先就葉光輝的雙元模型給一點我自己的意見,之後我再就針對這一模型所進行的類似「效度檢驗」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最後,我再就由葉文所引出的有關如何針對傳統價值觀做本土研究,談一些我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