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新加坡華人社會變遷
並列篇名
SOCIAL CHANGE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作者 文崇一
中文摘要
這裏所說的“新加坡華人社會變遷”係指二次大戰後新加坡華人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所經歷的一連串巨大的變動。道個變動可以從新加坡脫離原來的海峽殖民地算起,到第一次立法議會,到自治政府,最後到獨立,時間不過二十年。但是,對新加坡來說,這二十年的變動是空前的。這個問題分成兩部份討論,第一部份(即本文)包括:一、殖民時代的歷史,二、政治變遷:衝突與改革,三、經濟變遷與職業社團,四、教育與同化。笫二部份將可能包括下述幾個主題:變遷中的家庭,地域與宗族社團及其在社區中的功能,宗教問題,領袖形態的個案研究等。如果資料充份,也將討論若干社會值值問題,性格的轉變,或社會流動。有人認為,社會變遷是社會結構的重要改變,也即是社會行動和互動的模式的改變,它的結果可具證表現於規範(行為法則)、價值、文化產物和象徵。這是Wilbert Moore的看法。因而他又認為社會變遷和文化變遷是息息相關的。其實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許多別的人也有這種趨勢,比如Alvin Boskoff說:“社會變遷與我們所知的一些重要的轉變過程有關,即是某些確定的社會制度的結構與功能的轉變”。我比較更同意Boskoff的意見,那就是凡是促成某一社會結構或功能產生變化的行為及其過程,均會造成一種新的社會變遷。社會變遷的理論甚多,我們且不談早期Karl Marx的經濟命定論,Max Weber的宗教至上論,或是 Oswald Spengler 的文化循環論;僅 Wm.Ogburn, Pitirim Sorokin 和 Arnold Toynbee 也就夠我們討論的了。到近代一些很有成就的學者,如Everett Hagen, Don Martindale,和 Wilbert Moore 就把這個問題更具體化了。我在寫作本文的過程中,對這些理論都曾涉獵過,但是西方人的理論有時未必能適應用於東方社會,尤其像新加坡這樣的華人社會,在在都表現了它的特殊與無法完全以成說來討論問題的複雜性。我把新加坡華人社會變遷分成上述幾個項目,事實上也只是一種試探性的研究,並不能看做定論。在政治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出新加坡華人在政治觀念和政治組織上的應變能力,以及其加速發展的效率與成果。另一方面,從農工(人)社會經濟轉變為以商業為基礎的經濟結構,乃至於目前的建立重工業,表現了中華總商會及所有從業人員在經濟變遷中所做的決定是正確而富有智慧。說實在的,這兩者都比中國人在國內的成就為高。教育是新加坡華人比較保守的一環,然而,時至今日,同化是難以避免的,無論馬來人同化於中國文化或是中國人同化於馬來文化。我以為,目前的局勢雖然有些不安,但終究會改變的。我們需要時間,需要時間來改變李光耀總理對東南亞華人所感到的憂慮。搜集資料時作者曾利用下面幾個圖書館:哈佛大學的Widener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Library,備務委員會資料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室。 謹在此表示我的感謝。我也感謝周應龍先生、張漢聰先生、何國隆先生的幫忙;感謝石磊先生閱讀校稿及批評,感謝李亦園先生閱讀原稿,提出批評及賜借許多資料;感謝Dr.Du Bois教授的若干指示;更感謝內子丕德在忙中為我整理資料及抄錄原稿。本文寫作時曾接受國家科學會補助,併致感謝。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namely, 1) colonial history of Singapore, 2) political change: conflict and reform, 3) economic change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nd 4) education and assimilation. As a matter of fact, this discussion starts with the post-War period when Singapore was forced to break with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began a new era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Changes occured with individuals, groups, or a whole society, caused by techniques and new ideas, which effected functions of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Toynbee has pointed out that a challenge may be a chance for cultural rebirth, if it is accepted. It is from this viewpoint that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Chinese socie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was originally a fishing village with a population not over 500 persons, as Sir Stamford Raffles found it in 1819. But it grew rapidly in population and commerce, especially in that of the Chinese. For example, the Chinese inhabitants,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e of 1827, had risen as a majority to 44 percent, and a hundred years later, amounted to 77 percent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1932 the Chinese commercial enterprises had increased to 94 different branches, while in 1938 they amounted to 111; in 1945 the island of Singapore was liberated from Japan's military rule and the Chinese, mainly the upper class, led it to political reform.
起訖頁 1-65
刊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期數 196909 (28期)
出版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該期刊-下一篇 沙阿魯阿族的社會組織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