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實質基礎是生存和生活,生存的條件主要是必需的感官和機能層面的供應與獲得,生活則是指提升生存所需的層次到有些氣氛情趣,再揉入一些有意致甚至有意境的況味。大多數人對自己所處生存的環境與條件有較為真切的注視,能關切理會到生活層面的,並不很多。林語堂所著「生活的藝術」一書,如他在自序中所述,「是一種個人的自白,吐露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經驗」。不過,林語堂有相當深厚的中國人意識與情感,他喜歡馳遊於中國文化領域,又相當浸浴於西洋文明之中,也如他自己所做的一副對聯:「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生活的藝術」是以英文寫成,至今已譯有十五種以上文字版本,英文原著在美國已發行四十版以上。這本書脫稿於一九三七年--已逾半個世紀,不能涵括林語堂一生的看法--他逝世於一九七四年,當然從經過長久劇烈變遷的當前國內社會情境著眼,也有許多因時空變化的差距感。不過,人類的文化和人的生活都有其永恒而常通的一部分,透過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去體味,領略一番生活的況味,仍然會有若干的「悟」以及若干的「得」。本文以文摘方式處理,但因擷取與連接之間,難免變離了作者本意,所以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