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進,台中市積極爭取古根漢美術館設館的消息又再度炒熱了台灣博物館的話題。其實早在五年前,已有關心的學者以「發燒」來形容台灣博物館的成長現象(張譽騰,1998)。除了國家級博館以達到成長飽和外,地方性的文化中心、獨具特色的私人博物館也如雨後春荀般竄出,逐漸改變國人對於文化、娛樂、消費的觀點和型態。此一現象雖然表徵了台灣邁入更多元、更豐富的文化社會,但是,伴之而來的也是需要更多的人、物、資源投入這個市場。據估計,目前在台灣這塊蕞爾小島上就有三百多座博物館,這些博物館的建築經費至少就需要新台幣二百五十億元以上,而每年所需的運作經費至少要五十億元以及兩千五百位以上的專業人員(王嵩山,2003:23)。對於博物館事業這般的盛況榮景,大部分的博物館員總是抱持著樂觀其成的心態,關心的多半是「如何」去爭取更多的資源,「如何」將博物館經營好,鮮少有人會認真思考,在耗費這般龐大的社會成本下,博物館「為什麼」存在?又「為誰」存在?本書作者王嵩山便是這少數人中之一,而他的新作『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便是反省思慮這一連串問題後的紀錄與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