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的「臺灣2013年癌症10大死因」的報告,大腸直腸癌死亡率佔第三位。發生率已連續四年位居榜首,且罹患人數持續地成長中。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手術切除是唯一能夠完全根治的方法。自從1991年醫學期刊報導了世界首例腹腔鏡大腸直腸癌手術之後,隨著微創手術技術及器械的蓬勃發展,腹腔鏡手術在治療大腸直腸疾病已蔚為主流,獲得世界各地醫療機構廣泛的認可,也成為目前消化系統腫瘤手術中最成熟的腹腔鏡手術方式之一。然而腹腔鏡仍有其限制之處,手術時如神經、血管、低位直腸周圍的解剖,常因視野的解析度、掌鏡者的技巧,以及器械的活動度限制,讓外科醫師有不能大展身手之感。機器人腹腔手術的應用一開始由婦產科及泌尿科領域開始發展,其安全性及效果已有一定的成績。機器人手術具備3D影像、穩定由主刀者操控之鏡頭、以及活動自由度高的機器手腕,皆可補強腹腔鏡不足之處。在大腸直腸手術的應用中,尤其在低位直腸處的解剖構造,可仰賴機器人而有更好的解析度及狹窄空間中更佳的解剖操作,如此一來在惡性腫瘤的切除上,機器人手術的應用或許可以有更好的腫瘤治療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