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西方的國家權力形構與教育文獻都傾向分析經歷急劇政治轉變的歷史個案,本文討論香港-一個戰後維持殖民統治的社會-黑市學校的案例,目的是探討在國家權力形構強度相對較弱的歷史場境下國家與教育的關係。戰後香港繼續受英國統治,殖民政府的合法性並非來自民眾的強烈支持,執政者無需打造香港為中心的國族身分認同,當時最能引發社會衝突、威脅殖民地安定的親共及親台陣營的戰鬥性受到客觀條件限制。這些因素緩和了國家權力形構的壓力,也減低了當局發展教育的意願。因為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私立學校成為教育設施的主要提供者。為了避免私校被親共及親台勢力滲透以及因管理不善危害學生安全,當局訂定更嚴厲的法規管制私立學校。政府「提供不足、負面管制」的政策引起黑市學校問題。殖民掌權者面對壓力要對付黑市學校。然而因為殖民地缺乏足夠教育設施,以強硬手段打壓無牌學校勢必導致大量學童失學。這些矛盾壓力使黑市學校問題難以獲得解決。受到戰後香港個案的啟發,本文在結論部分以執政者「有否提供足夠教育機會」及「是否以負面手法管制私校」兩大面向發展出四種國家教育政策的類型,並提出有關四種教育政策與國家權力形構關係的理論假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