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似乎是許多休閒活動的普遍現象。而「眾樂樂」到底是透過什麼類型呈現,通常又會隨著休閒時對社會性的主觀需求、客觀休閒行為、實際接觸對象而有變化。本文綜合休閒研究、社會性、社會網絡這幾項研究的傳承,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07年的「休閒生活」調查資料(n=2147),分析眾樂樂的內涵。研究架構參考社會網絡的分類,依據「休閒時和親朋好友在一起的傾向」來區分無伴或結伴式休閒,並以「休閒時接觸總人數」辨別接觸對象的數量和廣泛程度,然後再分別根據這兩項指標來剖析台灣民眾的休閒滿意。不論是從「純粹的休閒趣味」或「綜合性的休閒滿意」來衡量,「休閒時是否經常結伴」、「和其他共同參與者接觸人數」兩項都和休閒後果有正面關聯,其中又以綜合性的休閒滿意更容易隨著社會性而有變化。一般來說,「無伴或結伴式休閒」可以有效區辨休閒趣味和廣泛的休閒滿意;「休閒接觸對象的人數」則能夠更強而有力地辨別生理、教育、美學這些廣泛的休閒滿意。這兩項社會性的指標進一步產生交互作用,顯示出「結伴休閒者」如果能夠同時「多接觸其他的休閒參與者」,則休閒的各方面後果更加令人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