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許多貧窮研究都存在一種看法,就是影射一群人口長期處於貧窮的狀態。但「所得動態的追蹤研究」(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的研究卻發現褔利使用者雖然有少數是長期的福利依賴者,卻有相當部分的使用者只是短暫的停留。這個論點使得貧窮動態的研究成為關心的焦點。本研究利用1990-1998年之嘉義縣低收入家戶的追蹤資料,分析貧窮持續時間的動態、不同觀察方式貧窮時間分佈、以及影響脫離貧窮的因素等。以1990年的低收入戶作為起始年並計算貧窮的持續時間,則貧窮的中位年數為4.69年。以「貧窮時段」( poverty spell ) 為計算單位,貧窮的中位年數為3.97年,一半的家戶會在第四年以前脫離貧窮,有四分之一的家戶在追蹤時間結束時尚未脫離。不同觀察方式下的貧窮時間分佈方面,完整的貧窮時段的分配部分,超過30%的家戶會在第二年以前脫離貧窮。但從某一時間點觀察脫離貧窮者的持續時間分佈,一半以上的福利資源為持續達八年以上的家戶所使用。另外從「比例風險模型」的分析,可以瞭解低收入家戶戶長的年齡、教育年數、健康地位是影響家戶脫離貧窮風險的重要個人特質;在家戶特質部分,單親家戶和戶內具有工作能力人口則具有顯著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