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應用否決者理論觀點,探討我國國民年金法的產出過程,其出發點是希望能藉此解釋為何我國全民健保制度在1994年即完成立法,但帶動我國福利國論戰的國民年金制度,卻直到2007年才完成立法?且為何不能如全民健保般將所有國民納入國民年金中?近來運用否決機制中,George Tsebelis所提出之「否決者理論」,分析福利國家發展,已成為比較福利政策研究的顯學,台灣學術界運用有關否決者理論於公共政策之探討尚不多見,遑論運用於社會政策的領域,本研究希望能填補此研究領域之不足。我國國民年金法歷經15年餘的規劃才產出,與全民健保法的威權政治決定模式比較起來,除了狀況變化多樣外,且更具有多元性質,其遭遇到各種的政治過程及狀況,提供了本文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做為個案,演練否決者理論中各項原則的陳述和推論。本文運用否決者理論觀點,先從縱剖的面向,分4個時期敘述我國國民年金法產出的歷史過程,再從橫剖的面向,對各個時期、各行動者做權力、偏好及整體否決者結構的分析。為能運用該理論觀點,首先依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及法案通過流程,找出制度型否決者。其次透過對各行動者可以掌握的政治權力及偏好作分析,進一步探討黨派型與其他可能否決者之角色。最後,運用否決者理論的吸收法則進行合併後,說明否決者之結構分析。本研究顯示,透過我國政治制度否決者數目、偏好距離及其內部凝聚力之深入分析,似比其他福利發展理論更具解釋我國國民年金法為何選擇了今日的年金 制度,以及為何一再地延宕立法時間之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