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奇萊雅族人口約一萬多人,其語言、風俗習慣、歲時祭儀、社會結構等文化特質與阿美族有相當程度之差異,因加禮宛戰役慘敗,被清朝吳光亮部隊放逐到台灣之東部各地,因與阿美族混居,漸被世人誤認為阿美族人,經過幾百年不斷的爭取正名,終於在2007 年1 月17 日經行政院核定,正式將撒奇萊雅(Sakizaya)族納為台灣原住民族之第十三族,因其位處奇萊平原(現花蓮市),自1624 以來就與荷蘭、西班牙、明鄭、日本、國民政府等接觸,故該族因國際化程度高,並處於多元文化與族群及政治、社會、經濟合流的部落自治思潮中,有原住民族運動的代表性與影響力。在撒奇萊雅(Sakizaya)族的文化內涵,包含母語教育、手工藝、舞蹈、宗教祭儀、頭目制度、捕魚、狩獵、青年會所、年齡階級、部落組織、歲時祭儀、民族慶典節日等,若能重構Dabek 文化內涵與價值,傳統文化急速流失困擾,及達成民族文化資產維續發展之目標即可迎韌而解,所以重構創塑以會所為主軸之文化智慧資產,就等同撒奇萊雅族民族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在全球在地化的潮流中,一方面為原住民族文化尋根,另一方面啟動原住民族文化重構與創塑工作,并開創全球無人競爭之文化市場,提昇其國內外競爭力,激發其族群生命力,在尊重與包容的人權治理原則,成就民族和諧與多彩民族融和的理想,藉本研究有效重構與創塑撒奇萊雅(Sakizaya)族有形與無形之文化,豐富多元民族文化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