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推動「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大的問題,在於「理論的貧困」。沒有理論的爭議,具體施行便會產生偏歧,甚而無從修正。因此,「通識教育」理論為何,是否必須另行思索,同時如何指引具體實踐方向,正是本文關懷所在。如果說教育的唯一目的,在保證一個人人格的可能完整性,那麼,它就必須以每一個人作為目的。職是之故,教育的目標在「人格」,不在「人力」。「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便是促進人之覺醒或自我解放,以成為頂天立地之人;無疑是踐履教育目的。相對於通識教育的「專門教育」(special education),實亦具有教育的嚴肅意義,除基本知識的積累,職業能力的培蘊外,更具提供各種理論說法的爭辯,以供學生思考,進行抉擇。不過,「專門教育」較無法關照人的存在蘊義,則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於此,正顯示「通識教育」之位階的重要。依之,反省時下對「通識教育」流行之觀點,無論是補足說、平衡論,抑或是具有「科際整合」之功效,或呈顯理想,或亟欲解決人文素養缺欠之心,事實上則忘卻了「通識教育」的核心,不在純「知識」(knowledge)的積累,而在對人之事實的反思。基於如是標準,探查無論是理想主義(idealism)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抑或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等,實則各有優劣。論者提出,「多樣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或許是在現行分科、分系之本位教育體制下,推動正確通識教育的可行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