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相關研究,傳統上將社區視為內部同質性高、具有相同規範的政策末端單位,因而假設有社區存在,便會有良好治理條件。若能進一步透過公私部門的合作、專業團體的介入,輔以外部資源的挹注,將能夠有效落實社區治理與推動社區發展。然而證諸實際,台灣社會當中卻鮮有充分發揮治理功能的社區出現。本研究認為社區治理之首要成功要件,在於社會資本的建立。透過運用該資本,成功使得社區居民產生連結與互動,方能採取集體行動來共同參與社區活動,最終健全社區功能且達成社區治理的目的。有鑑於原住民本係社會經濟弱勢,但在政府推動總體營造計畫與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並挹注預算後,理論上原住民部落在社區治理與發展上應當有長足的進步,但現實面卻是原住民社區未能發展,治理功能亦未能落實。因此,本研究選擇宜蘭縣南澳鄉K 村部落為個案,採用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探討社區如何建構社會資本,與其所面臨的困境與應採取的策略。同時釐清外部資源挹助對社區治理的影響,及資源挹注的方式應當如何改變,方能夠落實基層社區治理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