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成果肯定Benedict Anderson千禧年四月到臺灣演講的斷語:理解當前臺灣的民族主義,不應該過份強調日本在臺灣五十年殖民統治的重要性。但是支持這一斷語的理由,卻不是Anderson所說,前一波的民族主義透過現代媒體的傳播可供後一波「竊用」,而是出諸「民族想像的語言觀」的考慮。
從後殖民主表的理論出發,我們構築「想像的語言觀」為一分析座標:首先沿著「宣示-理由」的x軸,分析論述中的宣示有多特殊,支持理由有多普遍,以其反差的程度斷定此一論述是否衍生自殖民母國的意識形態;其次沿著時間同質與否的y軸,解剖同一民族論述中核心與邊陲時間觀的對比,藉以捕捉在民族想像空間中,論述者游移於不同主體位置的不確定性;最後,視x與y軸上的移動為組合意義對抗聚合意義的拉鋸戰,我們可以分析「人民」的原點中,「聚合」的陣線如何透過隱喻及轉喻的雙重作用,不斷嘗試收編「組合」陣線的異質意義。
運用「民族想像」的分析座標,我們研究1920年代本地漢人出版《臺灣民報》上的氏族論述,證明:儘管史料不容我們看出這些民族認同論述在同質異質時間上的游移:論述者在漢族、中國、日本、臺灣幾個主體位置上的徘徊不定,卻是不容置疑的。正是這一游移徘徊削弱了殖民地民族主義的吸引力,也使得這一波的意識形態無法成為當下臺灣民族主義的先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