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在近百年前從日本傳入台灣後,其場域一直折射著台灣社會各場域的變化。
台灣棒球在一九九○年職業化,同時加速與美國、日本,及中南美洲的扣連。本文探討,台灣棒球在此世界體系中的客觀位置,以及人們相應地對此位置的主觀理解,即台灣棒球的認同動態。調查發現,由於賭博案爆發、「洋將」過量、資本家利益衝突等因素,九○年代初期台灣棒球的榮景,在九○年代中期即已逐漸衰落。台灣棒球與美國、日本、及中南美洲棒球場域的相對位置,出現邊陲化趨勢,認同也向全球化力量傾科。相應於美國、日本棒球場域的支配,本地出現民族主義的反動。 然而,這種認同抵抗一方面以相同邏輯,複製殖民主義的認同暴力;另一方面,這種認同抵抗恰可能為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所收編,以多元文化主義姿態服務於職棒跨國公司的經營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