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圖藉由「黃帝」神話在晚清知識界的廣泛流傳及其與傳統黃帝傳說的斷裂,探索近代中國「國族」建構的歷史過程及其所蘊涵的矛盾與衝突。「國族」作為一個「想像的社群」,無疑是近代的產物,不過,進行此一想像的行動者,卻往往將其眼光投注於渺遠的過去,企圖為國族的起源提供堅實的「歷史基礎」。黃帝,在晚清中國,便是在需求下,經由一套特定的「框架、聲音與敘事結構」所構成的論述策略,被奪佔、轉化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為二十世紀中國的國族認同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文化符號。然而,以黃帝符號為中心所塑造出來的中國國族,卻囿於晚清反滿革命的政治現實,而只能是一個以血緣之根基性聯繫為本質,並具有高度排拒性的族群團體。對於這樣一套國族想像,當時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二十世紀最初數年間所發生的「黃帝紀年」與「孔子紀年」的爭論,便是彼時兩套不同國族論述的正面交鋒。另一方面,「黃帝」符號亦自有其內在的歧義與緊張。部分漢族知識分子便極力擴充「黃帝」的「種族」意涵,揭櫫「大民族主義」以別於漢族中心的「小民族主義」;一些居於邊陲位置的滿族人士也利用「黃帝後裔」的傳統策略,重塑本身的族群歷史記憶,另行提出一套抗制性的國族論述。因而,從近代中國國族建構的政治、文化條件分析,「黃帝」此一高度建構性的符號,也正是各項現實利益與勢力對抗、爭持的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