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臺灣石化業的發展為例,檢驗一些關於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成長原因的假說。我們發現以此產業為例,在臺灣出口導向的成長過程中,國家一直將進口替代做為一輔助性策略,來扶植中上游資本密集的產業,以使其能隨著下游出品產業而發展。同時,與新古典學派說法相異之處是,國家在石化業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發展初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使在後期甚至直至今日,仍然繼續給予補助與幫助;這支持 Gerschenkron 等之說法,亦即落後資本主義在發展早期,必須有集體的制度上替代市場的設計。在 1982 年之後,國家增加了它對石化業的補貼,但對其成長沒有顯著的影響;這顯現了石化產業日漸增加的政治影響力,以及國家的相對自主性的日漸消減。而這後期的發展,顯示這個案結果並不支持發展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學派理論以及 Wade 的統治市場說,因為國家的發展取向有其歷史與社會經濟之背景,非單純由掌握國家機器者的主觀意願所能決定,也絕不能將其獨立於整個社經背景,而將其當作一政策處方並引伸出政策涵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