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日本殖民政府於台北縣新莊設立了樂生療養院,上千名痲瘋病患被迫在此隔離。2002年因捷運工程而要拆除樂生療養院,引發了一連串的守護家園運動。2007年底,樂生博物故事館開館,弱勢族群獲得了挑戰權威與歧視的發聲空間。
本文旨在探討樂生博物故事館的展示建構,並藉由兩個相關展覽之分析,討論博物館再現身心障礙之意義、策略與相關的倫理議題。首先,北美館的「停格的歲月─痲瘋村紀事」展覽中,攝影作品聚焦在院民異於常人的肢體,雖然成功地吸引觀眾目光,但也使院民成為美學欣賞與觀看的客體。相較而言,樂生博物故事館以院民及保存運動為敘事主體,在歷史脈絡中展示各種物件與影像,部分院民也參與規劃及導覽,使觀眾較能貼近其生活與詮釋脈絡。本文強調,作為批判性社會教育的場域,樂生博物故事館展示應擴大院民之參與和詮釋,以積極挑戰社會的偏見與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