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代以來韓國的東亞論可以大致劃分為四種:第一、儒家資本主義論,第二、政治經濟的地區聯合論,第三、後現代性的文明話語,第四、批判性地區主義。本文將簡單地梳理第四種東亞論的出現背景及其演變。作為批判性地區主義的東亞論當初由《創作與批評》集團作為韓半島的變革理論來提出。其直接契機是美蘇冷戰體制的瓦解。它出現在對上世紀70、80 年代變革運動的自省和後冷戰時代變革運動出路的摸索過程之中。其最大的現實性關注點產生於有關如何以和平的方式克服韓半島分斷體制的問題。以及它之所以沒有停留在韓半島變革理論,而是發展成為東亞論,其原因是認識到克服韓半島分斷並非僅僅是韓半島自身的問題,而是與整個東亞地區的後冷戰和走向和平的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這種韓國的變革理論開始的東亞論,在於東亞地區內批判圈知識份子們的積極溝通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思路,進而逐漸擴大和深化成為東亞的批判性地區主義。但,隨著東亞內部政治經濟交流的增多、大眾文化的急速混種化、市民社會的擴大和跨國連帶的增長、國內反北親美政權的登場等等現實的急速變化,它在面臨著新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