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從「招牌」到「CF」最短的路是「創意」——現代廣告在臺灣文化場域中的象徵轉型(1980——1999)
並列篇名
The Shortest Route from “Shopsigns” to “CFs” is “Creativity” The Symbolic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Advertising within the Cultural Field of Taiwan(1980-1999)
作者 賴守誠
中文摘要
台灣的廣告與廣告工作者,從1980 年至1999 年的近20 年間,發生了戲劇性的轉型。這個轉型—從體力勞動者生產平凡庸俗的「招牌」,搖身一變成為專業影像文化工作者所產製的具「創意」的「廣告影片」(CF)—並非台灣走入現代社會的必然表現,更不是台灣經濟發展自然演進的過程。相反的,它必須通過正當化過程的「象徵鬥爭」而獲得實現。本文將援引關係取向的概念工具,對廣告工作者在文化生產場域中象徵轉型的機制與策略進行分析。本文強調:廣告在台灣成為被凝視、關注的文化對象並在文化空間獲得象徵地位,是「現代廣告」歷經近20 年逐步在文化場域的正當化過程所帶來的重要結果。廣告被感受、認知為文化領域的重要元素,並具有特定的象徵力量,乃是在文化生產場域中,通過歷史的象徵鬥爭,搭配其場域運作之特定結構性、制度性動力機制,逐步建構、深化而成。在象徵鬥爭的過程中,廣告工作者,成功的建構廣告「創意」與他們群體位置利益的直接聯繫;藉助廣告影片與電影文化類型間選擇性親近的建立,廣告影片成為最具支配性的廣告類型,廣告工作者因而能夠順暢挪用電影已經先前成功取得的象徵成果,在文化空間中依照他們的形象與利益,進行有利其廣告產品之參考架構的轉換。緊接著,他們試圖進一步修改整個社會中文化生產者的理想典範,並準備提供一套新文化世界的運作藍圖:這套社會成就的原則,是基於商業邏輯與文化邏輯間利基整合的精緻加強版。
起訖頁 115-166
關鍵詞 現代廣告文化生產場域象徵鬥爭創意廣告電影化Modern advertising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Symbolic struggleCreativityCinematization of advertisements
刊名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期數 200909 (75期)
出版單位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搜尋臺灣民粹式民主的群眾基礎
該期刊-下一篇 相逢一笑泯恩仇——關於鄭鴻生的「臺灣人如何再做中國人」讀後隨想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