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為探討林明端、謝佳伶(2008)研究所得「一般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模式」應用於特殊地區(山區、漁村、原位民地區、離島地區)之適用情形與修正結果,乃針對10位特殊地區之知名社區領導人,進行模糊德爾菲(Fuzzy Delphi)與層級分析法(AHP)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發現,特殊地區之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組成要素為「社區資源、設施」、「人員」、「方案」、「營運管理」四個主要素,主要素可再細分成19項次要素。特殊地區之社區發展為環境學習中心的過程中,首應重視重要性高且可執行性高的「環境設施」、「解說人員及志工」及「經費」三個次要素,特殊地區之社區應努力克服重要性高但可執行性低的「自然資源」、「專家協助」、「地方支持者」、「解說及培訓方案」及「場域管理與維護」等要素可能遭遇的困境。
特殊地區之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模式為,籍由「地方支持者」的力挺,在熱心的「經營管理者」號召下,培訓有意願的社區居民成為「解說人員及志工透過妥善的「經營管理」、籌募所需的「經費」,專家協助指導發展各種方素,以達特殊地區之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永續經營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