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
篇名 |
社區營造對居民自然保育態度、行為模式影響之探討——以南投縣桃米生態社區為例
|
並列篇名 |
A Study on Community Resident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s Natural Conservation Driven by Actions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 Example of Taomi Community in Nantou |
作者 |
林明瑞、陳柏言 (Po-Yen Chen) |
中文摘要 |
九二一大地震為台灣中部地區帶來嚴重的災情,但危機也是轉機,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居民在地震過後利用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專家的輔導及社臣民眾的熱心參與,讓以往默默無聞的桃米坑現在能夠以發展成功的生態社區而聞名。因此暸解九二一地震後桃米社區居民對自然保育的態度以及對各項社區環境行動之參與度,將能建立生態社區之發展模式,做為有意推動生態社區發展工作之人士及其他社區的參考。故本研究對深度參與社區營造過程之社區人士與積極協助社區發展之專家學者共十一人進行訪談,再針對桃米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共寄出問卷300 份,回收有效問卷213 份,回收率為71% Cronbachα為.842 。最後將專家訪談與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綜合整理,得到以下結論:在歷經社區營造運動後,桃米社區居民對自然保育的認知、態度、行為與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度均有顯著的提升,是以顯示發展生態社區可以強化社區居民的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並有效改善社區的環境問題,提升生活環境品質。且經過生態社區的發展過程後,桃米社區居民對各項環境議題之了解與關心程度皆有顯著提升。受訪民眾從事社區環境保育工作之主觀規範、態度、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向與行為的得分皆屬正向積極,且受訪者對社區環境保育工作的主觀規範(r=.507) 、態度(r=.603) 、知覺行為控制(r=.620) 、行為(r=.619)均與行為意向達顯著正相關。社區居民從事社區環境保育工作最主要是受到「考慮到家人健康的影響」,其次為「政府單位或民間組織的影響」與「社區民眾的期待」。社區居民對社區環境保育工作的「態度」愈正向及「知覺行為控制能力」愈強,則對社區環境保育工作的「行為意向」也愈強;社區居民對社區環境保育工作的「行為意向」愈強,則能表現出更積極的社區環境保育「行為」。 |
起訖頁 |
73-129 |
關鍵詞 |
桃米社區、社區發展、生態社區、自然保育、計畫行為理論、Taomi Community、Community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mmunity、Nature conservation、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
刊名 |
環境教育研究 |
期數 |
200709 (5:1期) |
出版單位 |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
該期刊-上一篇 |
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 |
該期刊-下一篇 |
涉入自然的情感:國中自然教師突破負面環境感受之行動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