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開始,拜賜數位攝影科技的發展,電影電視事業不再是大資本、大製作下的產品,也不再是多數男性工作和男性觀點的天下。機器設備的輕巧、便利與低廉,提供了女性除了文字外,另外一個最好的發聲空間。在女性成長的歷程中,大大小小不同的人事物一直在發生。不管它是發生在自己、親人或是其他女性友人身上,這些故事早已堆積成厚厚一層不可抹滅的記憶。早在幾十年前,台灣的小說和詩章就已出現了很多女性的聲音,但是以台灣女性為題材,又由女性工作者自己來拍攝,帶有女性觀點的影像作品,還是直到近十年才慢慢的熱絡起來。這些女性影像的拍攝目的,其語言具有共通性,除了重現台灣本土的經驗,認同女性的歷史記憶之外,也為那些曾在家庭、工作、性別、情慾各種議題中被漠視、遺忘的女性角色,重新塑像,以喚起覺醒。一般人只知道紀錄片是詮釋性的工具,常忽略它還具有創作性的展示,本篇文章就以「春天-許金玉的故事」(2002)和「飄浪之女」(2002)所記錄的人物為例,評析女性作品的內容與書寫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