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為是人類溝通之重要橋樑,為融入社會重要媒介,亦為外籍監護工來臺後人際互動之重要工具。外籍監護工協助機構內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顧,在互動過程中常受限於語言能力,影響溝通的品質,間接影響住民對外籍監護工的認同及互動。本研究旨在探討機構藉由合作學習方式,結合機構主任或社工人員擔任華語種子教師,協助外籍監護工有系統的學習華語,以增進溝通能力。本文針對臺北市八家參與華語教學課程的長期照顧機構,探討種子教師在機構內執行華語教學過程所經歷的問題及困境,進而分析未來教學的改善機制,並藉此方案發展出適用於各長期照顧機構需求的華語學習教材。結果發現,種子教師認為影響外籍監護工語言學習重要因素有四:(一)機構對外籍監護工的角色、功能與期待會影響介入之深度;(二)語言教學技術上之克服;(三)回應外籍監護工異質性之挑戰;(四)透過「華語讀書會」機制之建立,鼓勵持續學習,增進互動。機構聘用外籍監護工首先面臨的挑戰即為華語的溝通能力,經此華語教學課程之介入,除能提升外籍監護工的語言及溝通能力外,對於機構內的團隊分工及整合亦能有所促進,連帶影響其工作適應,未來可持續推廣此模式,做為提升外籍監護工人力資源之具體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