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公共行政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犯罪防治與循證公共政策的對話:以1982-2020年臺灣金融機構搶案為個案的初探分析
並列篇名
A Dialogue between Crime Prevention and Evidence-Based Public Policy: A Case Study of Bank Robberies in Taiwan, 1982-2020
作者 吳重禮潘競恒 (Ching-Heng Pan)蔡藹玲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從金融治安的觀點,檢驗在什麼時間比較可能發生銀行搶劫案件,而金融機構搶案結果和時間的關連性為何?作者藉由「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的觀點,闡述銀行搶匪的行為動機,以及說明時間因素為什麼是搶犯決定採取行動的重要考量。為檢證相關命題,本文蒐集1982年至2020年《聯合知識庫》和《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資料,臺灣共計發生378件金融機構搶劫案件,這些案件的犯案人數有504位,本文以這些搶犯做為分析對象。根據依變數特性,本文以「層狀勝算對數模型」(hierarchical logit model)進行兩個分析層級,檢證搶劫案件的成功與否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尤其在時間因素方面有無顯著差異。除了量化分析之外,本文亦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nsive interviews)。資料顯示,金融機構類型、星期、時段、犯案人數、犯案工具等變數,對於銀行搶案結果具有顯著效應。整體而言,在時間因素方面,週五、上午11時至中午13時59分,以及15時之後的時段,安全警戒心態可能較為鬆散,致使搶匪心生歹念,這是金融單位安全防備需要強化的時刻。
起訖頁 97-130
關鍵詞 理性選擇理論效用極大化犯罪經濟學銀行搶案犯罪防制rational choice theoryutility maximizationeconomics of crimebank robberycrime prevention
刊名 公共行政學報  
期數 202103 (60期)
出版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實踐公部門線上協力式政策參與之研究:以機關回應態樣與決策行為核心的檢視
該期刊-下一篇 從實務觀察與〈位置決定腦袋?政府部門系統使用者角色差異下的資料協力意向〉觀點交流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