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透過史料文獻與田野調查,探討歷史上淡水、關渡、北投至士林一帶原住民族人部落的信仰變遷及轉化型態,從荷西傳教士、原住民與天主教信仰;17世紀末政權轉換之交的原住民信仰;漢人通事、原住民與關渡宮的建立;「保德宮」與「自立長老教會」的信仰形成等歷史環節,討論此區域的原住民族對外來信仰的抵制、接納及型態轉變。接著,以現今淡北地區的幾座土地神祠為分析核心,進一步探討原有的「公廨」,轉化為以漢人為主體的土地公祭祀與民間信仰之過程。最後將重心放在當代凱達格蘭族裔的「祖靈地」與「聖山」傳說,探究從過去至今日,淡北地區的族人百年來面對外來宗教的影響及轉變,如何在晚近興起的文化復振工作中,試圖回返至傳統的「聖山」,並對祖靈信仰與祭儀進行重新形塑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