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第一次大規模且系統性的參與海外作戰,對於臺灣近代史以及臺灣原住民史來說,都極為重要。但截至目前,以「高砂義勇隊」為主題之臺日學術出版品,大都為臺灣原住民參戰者回憶記錄,以及以口述訪談為主要,缺少直接的史料可供對照,對於全面瞭解這一段歷史並非完整。本研究以「高砂義勇隊遺族文化協會」資料為基礎,參考國內外學者著作、臺灣總督府報告、政府出版品等文獻檔案,經整合比對,並加以統計分析,呈現臺灣原住民以「高砂義勇隊」之名義,遠赴海外作戰的全面狀況。「高砂義勇隊」,從1941年至1945年,前往菲律賓、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地「協同」日軍作戰。雖以「軍夫」名義遠征,但在戰場上執行戰地運補、情資偵蒐、戰地構築、防禦抵抗、突擊攻擊等多重任務,實質上就是一位第一線作戰的士兵。由於戰爭慘烈,估計大約有70%遠征的高砂義勇隊隊員戰死。本研究顯示八梯次徵募的高砂義勇隊隊員涵蓋全臺主要原住民族,參與徵募原住民數與族群數比率略同,顯示「蕃童」、「青年會」的皇民化教育的影響力,以及高砂義勇隊徵募是以「分配」方式至全臺各地。「高砂義勇隊」總共進行了八梯次的徵募,但在後期逐漸發生困難,徵募不易,遂以教師、警察及家庭其他成員加入,亦顯示在本研究資料的分析上。瞭解臺灣原住民海外作戰歷史,我們應該以更多元的價值觀,更多的人文關懷,來重新認識在時代巨輪下,這些遠赴異地作戰的臺灣原住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