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Ingold 1976年的博士論文探討了芬蘭馴鹿世界的生態適應、社會組織和族群政治。在其學術生涯的出發點,他繼承了文化生態學、生態系統、族群關係等生態人類學的觀念,又拓展了得自心靈生態學(Bateson 1973)和知覺生態學(Gibson 1979)的思路,突破性地對人與動物關係如何概念化,以及從狩獵採集到鄉村經濟的技術連結等問題展開思考,其成果表現在自然馴化(1986a)和社會生活與演變(1986b)等作品中。之後Ingold與生物人類學家合作,探究工具製作與語言如何連結的人類演化問題(Gibson and Ingold 1993),並檢視環境主義的認識論侷限,對全球視野與環場視野(Spheres)進行了對比(1993)。然後他借徑生態心理學取向,採納情境中的行動概念(1996a,1996b),認為意義是由感官身體在環境中施展製造出來的;再以反本質主義立場,重新概念化人與環境的關係:從中介出發,切入對直接經驗的理解,再轉入存有論思考,發表了環境知覺的經典著作(2000)。Ingold現象人類學的棲居存有論,至此與Bruno Latour對稱人類學(行動者網絡理論ANT)對現代性的解構、Philippe Descola的自然人類學與多元存有論(自然主義、圖騰主義、泛靈主義、類比主義等)(Descola 2011),一同構成了世紀之交環境人類學的新範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