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作者授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西方憲政主義進入臺灣社會的歷史過程及省思
作者 王泰升
中文摘要
台灣社會於19世紀末,因被日本統治而首度接觸西方憲政主義。當時日本本身即僅具立憲主義的外觀,台灣人對於國家法能有多少立憲主義成分既不知也無從改變。然而,1920年代一些台灣人知識菁英已展現出對於西方憲政主義的理解及加以善用的企圖,台灣人也因此於1935年後初次體驗民主選舉,但高山族原住民族則幾乎是被排除在外。戰後的由外省政治菁英組成的國民黨政權,帶來了具有西方憲政主義憲法條文、但以動員戡亂及戒嚴凍結其效力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實質上延續其在中國訓政時期悖離立憲主義的法律生活方式。本省人族群對此無力反抗,少數來自中國的自由主義者在欠缺群眾支持下亦難以對抗。於1970年代和1980年代,某些接受戰後西方憲政主義思潮的新生代法學者,以及以本省人族群為主之「黨外」及民進黨政治菁英,重新集結以對抗之,而國民黨除繼續培育外省政治菁英,更吸納某些本省人政治菁英以應民主選舉之需。西方立憲主義社會基盤之一的存在兩股以上政治勢力,已悄然出現其雛形。進而使得1988年強人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於1990年代將台灣社會導向自由民主化,並在2000年經由首次政黨輪替實現了自由民主憲政。過去只靠不斷的選舉來堆砌自由民主憲政的外觀,卻一直未培育出在對抗之後必要的相互協商、形成共識的憲政文化。分歧的國族認同,加上現實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爭奪,使兩股社會力/政治力僵持不下,導致國家發展停滯。國民黨於2008年不僅重新執政,且獲得壓倒性的優勢,但台灣自由民主之途卻更為坎坷。於今,台灣人民應補修過去因急於「使用」民主選舉,而來不及省思的西方憲政主義的法政基本理念,讓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就等於是對自由民主憲政生活方式的認同。
起訖頁 1-46
刊名 作者授權  
期數 201512 (2015:12期)
該期刊-上一篇 論多元文化在德國學校的憲法建構
該期刊-下一篇 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免責事由之要件分析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