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於大規模遷徙前,居住於現稱為玉山的傳統領域內,經過日人及國民政府的遷徙政策,布農族現今分佈於南投、高雄、台東及花蓮等地山區。十餘年前九二一地震,布農族主要居住地南投縣境內堅固的鋼筋水泥屋應聲倒地,2009年8月8日震驚全臺的莫拉克風災,致高雄縣那瑪夏鄉及台東縣境內的布農族現代家屋,遭風雨土石傾覆。兩次重大災害造成布農族現代家屋毀損,使得布農族居住安全問題浮現並日益嚴重。反觀傳統建築,除了早期人為的故意破壞外,建築物殘餘體未因颱風而全面倒塌。結構完整的現代家屋不敵天災頃刻傾毀而無法繼續居住,已遭人為部分破壞結構不整全的傳統建築在強度更大的災害卻未受到進一步損壞,顯示布農族在未有現代科學知識與儀器評估的傳統建築選址行為有其特殊之文化思維與考量。政策遷徙時並未依照布農族傳統智慧的根據選擇新址,如今安全性問題備受質疑,在未來全球環境變遷的嚴酷考驗下,遷村應顧及遷往新址安全性於時間上的延續久暫及可能,以實現遷村政策保護人民生命的公益目的,亦可降低天災導致國家社會的成本付出。遷村之所謂尊重布農族意願,其實質意義是探究遵循傳統智慧的遷徙選址與現代遷徙選址所形成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因此對於布農族傳統建築選址行為的研究乃刻不容緩,除了恢復尊重傳統文化,對於遷村政策更有其必要性。研究主要透過耆老訪談、實地勘查等方法,對布農族選址條件進行初探,將布農族選址智慧予以記錄、分析,期望提供臺灣政府對原住民遷村政策、環境與生態保育政策實質的建議及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