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中國地方自治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行政立法的法規影響評估程序──以防疫法規命令為例
作者 紀和均
中文摘要
現代憲政國家立基於兩大基礎之上:人民權利保障與權力分立原則;立法權的本質在於,制定抽象、一般的法規範;行政權的任務,則是於個案中適用法律,找到個案中的合適且合法解決策略;司法權的權限,設定是被動地裁決各種爭議,也是在個案中應用法律,卻是合法解決策略,通常不包括合適性。不過,現代社會生活快速變化,原本嚴謹地立法程序,逐漸趕不上人民與社會的需要,形成了學者所稱之「法律饑渴症」,因此,立法者不時透過授權給行政機關制訂行政命令,做為因應規範社會迅速轉變的方式。行政機關獲授權後,行政命令體系成為真正回應民眾要求的抽象、一般的法規範。行政法學界思考行政命令體系時,常常是以合法性原則,做為出發點,重心在於行政命令是否符合法定要件、程序與要式,至於行政命令的合適性,則多以涉及「行政裁量」而一筆帶過。本文認為任何的法規範的正當性,應有兩個來源:合法性與合適性;僅以行政裁量為由,而簡單或忽略行政命令的事實上制定正當性,頗為可惜。幸而,近年來,OECD多呼籲各國應建立法規影響評估程序(regulatory impact assessment or regulatory impact analysis),透過事前預評估程序,就候選政策方式或方式,進行篩選,盡可能達成預定目的。法規影響評估程序,也為我國行政院所援引,甚至委託學者編寫「法規政策影響評估作業手冊」,希望能強化我國法規制訂的合適性,減少未來政策執行失敗的機率。本文將利用我國現行法規影響評估程序,搭配歐盟的承認相關理論與步驟,以檢視防疫行政命令為個案研究,反思我國法規影響評估程序的優缺點,以及可能的改進方向。
起訖頁 3-23
刊名 中國地方自治  
期數 202104 (74:4期)
出版單位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地方政府因應萊劑零檢出自治立法宣告無效之可能對策
該期刊-下一篇 中國移動互聯網領航下微信社交電商的治理態勢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