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臺灣各地陸續出現農民市集,例如:臺北的248農學市集、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臺中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合樸農學市集、高雄微風市集…等。「農民市集」的特點在於農民將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由產地運到市場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種模式在歐美發展已久,在臺灣卻是近年興起的特殊現象。過去從地理學角度來看市場,著重於實質地點和交換功能的討論,卻欠缺討論市場代表的社會意義。本文從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來釐清市集的形成過程,並選定臺中合樸農學市集作為個案研究,在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期間以參與觀察與訪談方式進行田野調查。本研究發現:每一個市集都有其明顯的在地性格,管理組織的領導與定位是形成風格的主因。合樸農民市集以管理組織作為中介與代言,將關心食物品質的消費者、友善環境的生產者聚集在一起,形成有別於傳統通路的另類農糧網絡。此網絡透過不間斷的互動作為關係連結,成功進行轉譯,使得網絡上的行動者漸漸穩定,同時企圖在主流市場之外建立一完整的產銷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