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巨星時期出品的瓊瑤電影及其小說文本為研究範圍,進一步聚焦於服裝語言的論述,借用羅蘭巴特流行體系中對「書寫服裝」的分析方法,比對出瓊瑤小說中的服裝款式、色澤、乃至於質料,在封閉性的修辭系統中,成為約化性符碼(code),其意符(Signifier)意指(Signified)間被固定,且進一步「再現」於瓊瑤監製電影的「意象服裝」上,以及補足小說文本的縫隙,小說與電影呈現明顯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特質及類型化(stylized)特徵。在性別層次的討論上,其「意象服裝」於景框中則形塑出女弱/男強的凝視鏡頭,另外也因場面調度(Mise-en-scène)中男性線條的邊緣化,女體曲線反倒進一步被強調,隨著原文本比基尼符號保守的含蓄意指被架空,影像上只留女性被看性,整體呈現出一種陽性主義、銘刻父權的拍攝手法,女性仍難脫做為視覺快感的客體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