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瑪麗˙馬能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性別、階級與族群關係深深影響著公共衛生的許多措施,包括隔離政策與疾病風險評估;當局對帶原者因其所處的社會位置與性別不同,而有不同的傳染風險評估,也正當化了隔離措施的差別待遇。在社會不平等的結構下,衛生單位未充分的與常民溝通,讓常民有瞭解新興的細菌學知識(即健康帶原者的概念)的機會,所以造成被隔離者(如瑪麗)將公衛措施視為是政治迫害,也因此無意願配合。而在大眾文化方面,瑪麗˙馬能逐漸被扭曲成「傷寒瑪麗」,後者不僅無助於人們對於疾病的瞭解與預防,還製造了性別偏見與族群歧視。不幸的是,我們的國立編譯館所使用的版本,正是這個錯誤的版本,而此不僅對瑪麗˙馬能不公平,也形成公共衛生的阻礙,因為動用這類標籤的結果往往是製造恐懼,而恐懼往往比疾病更具有殺傷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