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油斑病為柑橘的一種病害,在本省很早就有記載,而且發生相當普遍,但迄今不知其病原菌為何,對本病發生之始末與防治方法更不知其詳。茲將本文譯出俾供參考。柑橘油斑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柑橘園內很早就有發現,只是未被視為重要病害,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早期此病逐漸嚴重,始被人注意並加以防治。此病之嚴重性似與以其他藥劑防治柑橘病害來代替用油劑防治柑橘病害有關,嗣後夏季噴佈油劑證明可以降低此病之嚴重性。由於用重油有防治此病之效果,以後改用輕油代替重油,對油斑病之防治效果即又不理想。關於油斑病之真正原因,若干年來一直在爭論中,有一個時期有人以為係由銹壁蝨所引起,此點已被推翻,因為用銅劑可以防治此病。1956年S. Yamada稱,日本之柑橘油斑病係由Mycosphaerella horii Hara 菌所引起,嗣後F. E. Fisher(1961)報告美國佛州之油斑病係由Cercospora citri-grisea菌所致,然而此病之真正原因仍多置疑,因為對本病之孢子感染源及其傳播的方法尚未獲得確信之事實。從以前防治時期試驗之結果顯示本病最好的施藥時期為六至七月,由此可知本病主要之傳播期可能發生於初夏,此外已知只有在新芽完全張開後再噴藥始能撲滅此病,亦即表示病菌之感染非來自樹冠,而是另有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