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先在財政政策上,過去中國國營企業過去在多領域居壟斷地位,但無論產能、盈利均遠遜於民營與外資企業,在經濟長期放緩的新常態下,國企營運不善更增加經濟下行風險。為挽救國企效能不彰,從新活化國企資產,自2014年起,國務院決議解除管制,在多個國企壟斷領域推動「混合所有制」,引進民間資本,以合資或獨資方式參與國企建設與營運。也為此,中國國務院於4/21通過《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成為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的基本法例。中國自2014年底國務院公布《國發43號文》,嚴格清理地方政府債務後,地方政府陷入大規模財政收縮,嚴重影響大陸打造小康社會的進度。因此中國國務院進而開放社會資本循PPP模式主導基礎建設營運,政府退居二線提供財政、市場支持。根據國務院規劃,未來5年內國企將逐步走入資本市場,分拆事業部門上市,引入民間策略投資人,提升營運效率,同時展開併購重組,國企民營化題材將為中國投資熱點。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選在4月19週日的傍晚,宣布今年至今第二次降準,包含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以及其他針對農業、小微企業的定向降準措施。以中國銀行體系目前一般存款約110兆人民幣換算,僅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即可釋放逾1兆人民幣,若再加計其他定向降準措施,粗略估計最多共可釋放1.5兆人民幣的資金。 |